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技术资料 » 正文

如何提高合金材料的循环性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11  来源:中国蓄电池网  浏览次数:70
核心提示:    样品合成与XRD分析研究具有AB结构的CoSn合金材料,容量可达700mA#h/g,锂离子的嵌入终形成锂锡合金和金属钴(LiSn Co)。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锂活性/锂非活性金属合金,增加锂非活性金属合金含量能提高合金材料的循环
 

  样品合成与XRD分析研究具有AB结构的CoSn合金材料,容量可达700mA#h/g,锂离子的嵌入最终形成锂锡合金和金属钴(LiSn Co)。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锂活性/锂非活性金属合金,增加锂非活性金属合金含量能提高合金材料的循环性能,如Cu-Cu体系。另外,Co和Sn还存在化合物Co中,我们按照实验部分所描述的方法合成了CoSnC(B组)样品并比较了它们的电化学性质。球磨20h所得样品A1的结晶化程度很低,基本上为无定形材料,在30b和43b附近的两个馒头峰是Co(Pnma,No.62)的特征峰。经过加热处理后,样品的结晶化程度明显升高,主要成分为Co.于400和600e下高温处理所得样品(A2和A3)的物相组成无明显差别。这表明CoSn并不能通过高能球磨的方法合成,而生成的产物在Co-Sn相图上可找到3个具有不同组分Co的金属间化合物物相,其热稳定性依次降低。原料中Co和Sn的摩尔比为3B1,因此产物为Co和Co的混合物。

  于400e下加热12h后样品中的主要物相为CoSn而于600e下加热12h后样品的主要成分逐渐转化为CoCo(4417b,4716b,7519b)的成分逐渐减少。这一点与Co-Sn相图的规律吻合。

  在有机溶剂中纳米棒与聚合物之间出现了严重的相分离。当用极化能力较强并具有一定导电能力的表面活性剂对纳米棒进行表面改性后,虽然改善了聚合物与纳米棒的相分离情况,并得到了较好的荧光淬灭,然而电池的效率还是较低,这可能跟表面活性剂的能级不匹配有关。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