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技术资料 » 正文

随着电池的老化和板栅的腐蚀会脱离正极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7-30  来源:中国蓄电池网  浏览次数:37
核心提示:   隔板由于孔径大,电阻小,造成电池初期容量较高,但在循环中有衰减现象。电池容量属于缓慢上升趋势,初期容量相差不大。寿命试验结束后,我们对电池进行解剖分析:电池隔板有微短路现象,用扫描电镜观察。用能谱仪分析发现,

  隔板由于孔径大,电阻小,造成电池初期容量较高,但在循环中有衰减现象。电池容量属于缓慢上升趋势,初期容量相差不大。寿命试验结束后,我们对电池进行解剖分析:电池隔板有微短路现象,用扫描电镜观察。用能谱仪分析发现,隔板中存在大量铅及铅的化合物。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出孔径较大的隔板不适合动力电池的使用。电池在寿命循环最后一个单元均出现容量大幅下降的趋势。负极板严重硫酸盐化。电池寿命较好。负极板解剖后发现有轻度硫酸盐化,属正常现象,铅膏略有膨胀;正极板软化,属正常的寿命终止。

  讨论众所周知,由于用户对寿命周期最大化的要求,因此我们在板栅合金选用中多使用铅锑合金,但同时由于铅锑合金的缺点,在正极板中的锑随着电池的老化和板栅的腐蚀会脱离正极板,而锑(三价锑)也会到达负极板,最终金属锑会覆盖在负极板上,从而导致在充电时电池产生气体和水分流失的情况大大增加(这是因为锑的氢电势比铅更低)。由于负极板上析气量增加会引起充电后期电流巨幅增加,从而降低了充电效率。同时负极板处于充电不足状态,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电池失效。电池寿命循环中最后一个单元容量为什么会突然降低,在样品电池组装过程中采用的是相同的极板,因此正极软化也应是相同的,寿命也基本相近,不应该出现上述结果。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