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技术资料 » 正文

增稠剂配制的锌膏和制成的电池其析气量均相对较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6-23  来源:中国蓄电池网  浏览次数:37
核心提示:  用聚丙烯酸醋配制的锌膏视密度偏小,相同工艺尺寸的电池,锌膏注入量偏低,电池电性能受到一定影响。这主要是由于聚丙烯酸醋溶胀系数太大的缘故。锌膏粘稠度太大,锌膏在搅拌过程中内部易聚集气泡,同时在抽真空时又不易

  用聚丙烯酸醋配制的锌膏视密度偏小,相同工艺尺寸的电池,锌膏注入量偏低,电池电性能受到一定影响。这主要是由于聚丙烯酸醋溶胀系数太大的缘故。锌膏粘稠度太大,锌膏在搅拌过程中内部易聚集气泡,同时在抽真空时又不易脱去,注入锌膏时除注入的量相对较少外,工艺适应性也较差,还容易造成注入量的均匀性偏差。有些厂家为提高锌膏注入的工艺适应性,通常将聚丙烯酸醋与DK一20或低粘度的CMC混用,由于粘度的调整,虽然工艺适应性好了,但过多地使用低粘度的增稠剂,不利于电池贮存性能和抗振动性能的提高,同时锌膏视密度小的弊端也没有根本解决。

  不同增稠剂配制成的锌膏及电池,使用Pw-150均显示出较优异的低析氢性能,而以DK一200为主的增稠剂配制的锌膏和制成的电池,其析气量均相对较高,这一性质与电池的贮存性能和耐漏液性能相悖。主要原因是,DK一20粘度过低,容易造成锌颗粒裸露在碱液中,活性表面裸露得越多,析氢量越大。特别是电池部分放电后,由于锌膏粘度过低,一方面使锌粉失去保护,另一方面,反应中水的消耗和锌膏中的水分被正极吸收,锌膏易形成”沙粒“状,不但析氢会加剧,而且在特定条件下还可能形成氧化锌枝晶,引起电池短路。有些厂家的低汞LR03电池5.10间歇放电和低汞LR6电池10n间歇放电至1.15v左右时出现突然短路。使用较多的低粘度增稠剂是引起这一质量缺陷的因素之一。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