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的传递完全依靠聚合物热激活的链段运动。这一导电的模型联系到具有梳状结构的聚合物的概念,梳状的背(齿)具有低的Tg,而且比单独主干结构具有更大的运动自由度。通过提供更强的链段运动,此梳状结构的电导率比单独主干的结构可能达到的电导率要高。聚合物的电子特性影响主干和梳状材料的选择。
引入回收电子基团(如氟)到梳状结构则会减弱吸附的阴离子的L-iO键并通过聚合物结构的链段运动增加锂离子的运动。较短的PEO梳状结构会产生较剧烈的链段运动,而且会导致电导率的提高。Li 的氧配位点允许离子在聚合物结构周围更自由地运动。通过终止含有一种阴离子的阻断共聚物的梳状结构,阴离子会被固定或限定在梳状结构的区域内,而且能够阻止其对离子迁移的显着促进作用。用一种电荷密度低的阴离子(如甲基化物或磺酸酯)来终止聚合可以产生区域限定点。通过选择共聚物,粘结的阴离子能够被螯合到二次阻断纳米区域中,同时Li 被限定到一次离子导电阻断纳米区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