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锰电池组的传热过程锂锰电池组的热源是每个参与放电工作的单体电池。电池组通过电池架的导轨实现与电池舱壳体的安装,热量自电池组内部传导至海水的过程见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壳内壁与其外壁之间的热量传导以及其外壁与海水之间因存在强制换热,这两处不是热量传导受限点;电池组外部与电池舱内壁之间虽有导轨连接,但因有大量空气夹层,此部分传热应为受限环节;电池组内部与电池架外壁之间传热可简化为有内热源的传热问题,因单体电池为平堆结构、仅有电池侧面与电池架接触传热,导热能力较差,易造成电池组中心位置高温和形成径向高温度梯度。结合电池组舱段稳态热分析,电池组的传热过程存在2个关键环节:电池架外壁到电池舱壳内壁的传热过程和电池组内部的传热过程。
锂锰电池组的散热处理电池组的散热处理对于温升控制有着积极的作用,合适的散热处理一方面不会过度增加重量而降低比能;另一方面可避免电池组内部温度过高、且可提高安全性。电池组工作时,影响其温升的主要因素是热量功率、散热处理及电池舱外部环境温度等因素。电池组设计中,可以改进的因素主要是降低散热功率和改善散热方式。由于增加了电池架导轨与电池舱外壳进行传热,全程电池组温度并未出现大幅度上升,末期时低于曲线a的同比温度。但导轨与电池舱外壳的接触面积、接触热阻均会影响传热的性能。对比结果表明:通过增空气强制对流和导轨传导,可以改善散热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