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技术资料 » 正文

电池内部的密封剂就不易绕过正极帽边缘溢出到外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8-02  来源:中国蓄电池网  浏览次数:43
核心提示:   电池的正极端一般为与密封塞揿合的宽边大盖帽。对于锌型电池,过去的研制历史表明,如果采用双纸圈夹沥青层工艺密封,则密封结构因强度过低易在内部气压作用下向外移动,造成极端鼓凸或泄漏沥青,高温天气下尤为明显。软

  电池的正极端一般为与密封塞揿合的宽边大盖帽。对于锌型电池,过去的研制历史表明,如果采用双纸圈夹沥青层工艺密封,则密封结构因强度过低易在内部气压作用下向外移动,造成极端鼓凸或泄漏沥青,高温天气下尤为明显。软质密封剂配合密封塞工艺则因密封塞强度较高可克服这一缺点,同时还可以适当降低密封剂的软化点以提高电池的低温性能。生产实践表明,正常情况下,用这种密封工艺生产的电池其保质期限可达4年以上,其容量(放电时间)保持率不低于初始期的,而且低温贮存效果也较好。

  无汞电池连续贮存后的放电检测结果。但在连续高温条件下(0*6以上)贮存时,电池会因内部气压不断增大而泄漏密封剂,且密封剂软化点越低,泄漏速度就越快。为解决高温下泄漏密封剂问题,后来又将密封塞的形状由直边形改成宽边形。采用宽边形密封塞的好处是当密封塞压入锌筒内后,其宽边部位会受到锌筒壁对其向内的挤压而使密封塞压紧正极大盖帽,这样电池内部的密封剂就不易绕过正极帽边缘溢出到外表。但这种改进却又带来了另一至今尚未解决的问题―――在长期高温下电池底部鼓底或胀肚。

  在“三充一”的滥用情况下,此密封工艺无法避免电池产生爆炸的可能。涂抹密封剂配合密封塞工艺涂抹密封剂配合密封塞工艺是对软质密封剂配合密封塞工艺的改进。这种工艺其过程是常温下在锌筒口内表面四周和碳棒外表四周涂抹一薄层密封剂后即压入密封塞,与上述的浇注软质密封剂工艺相比,该工艺不需要支撑密封剂的纸圈材料,也不存在密封剂夹层,因而电池内部空间增大,增大的空间可用于多填充正极活性物质,进而可提高电池容量。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