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技术资料 » 正文

在大量电解质溶液中降低电极的活性表面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7-17  来源:中国蓄电池网  浏览次数:99
核心提示:   当极化电位达到一定值后,穿过薄膜中的氧已无法满足电流继续增加而必须依靠增加H 的还原来维持后,薄膜下的金属的阴极极化电流明显低于大量溶液中金属阴极电流,这一方面是因为薄膜溶液电阻远比大量溶液中的大,H 的

  当极化电位达到一定值后,穿过薄膜中的氧已无法满足电流继续增加而必须依靠增加H 的还原来维持后,薄膜下的金属的阴极极化电流明显低于大量溶液中金属阴极电流,这一方面是因为薄膜溶液电阻远比大量溶液中的大,H 的传输速度将受阻。另一方面是因为H 只能沿着薄膜到达电极的四周,不能象在大量电解质溶液中那样还可以从与电极表面垂直的方向得到补充,这无疑降低了电极的活性表面积。21216Mn钢在薄层液膜和大量溶液中的交流阻抗流阻抗图,高中频部分等效模拟电路,相应的拟合参数,其中Rs为研究电极和参比电极之间的溶液电阻,Rt为电荷传递电阻,Q1是常相角元件(它的直接参数是Y0和n),Rh和Qh分别为高频弧的电阻和常相角元件。

  在大量电解质溶液中,整个阻抗图呈现2个时间常数,高频小容抗弧可能是坑蚀的结果。16Mn钢在薄层液膜下的交流阻抗图有出3个时间常数,高频端的容抗弧在等效电路中认为是由于表面腐蚀产物或电流的不均匀分布引起的,在低频出现的不完整而类似于容抗弧的实验结果最可能是由硫化物膜的破裂引起的,而不可能是因为硫化膜的存在而造成的Warburg阻抗,因为电极表面所形成的硫化铁膜是不连续的,具有高密度晶体缺陷。与处于大量溶液中的16Mn相比,尽管薄层液膜的溶液电阻要大,但处于薄层液膜下16Mn钢的Rt却小得多,因此16Mn钢在薄层液膜下腐蚀速度更大。薄层液膜下16Mn钢的界面电容比溶液中的小,可能是由于电极表面产物膜的增厚,增加了双电层的厚度。设计一套研究金属材料在薄层液膜下腐蚀行为的三电极电化学测量电池;通过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比较了该电池在大量溶液中和薄层液膜下的电化学行为,说明了所设计的测量金属在薄层液膜下腐蚀电化学行为的电池适合用于研究金属在大气中的腐蚀。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