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情动态 » 正文

我国锂电行业已陷入价格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4-03  来源:中国蓄电池网  浏览次数:216
核心提示:电动汽车正成为热门关键词,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地方政府,无论是海外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都给予新能源汽车以极大的热情。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不可或缺的锂电,也迎来了发展

  电动汽车正成为热门关键词,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地方政府,无论是海外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都给予新能源汽车以极大的热情。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不可或缺的锂电,也迎来了发展的辉煌时期。但是,缺乏核心技术、产能严重过剩,国内锂电企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的迹象,并陷入价格战。

  尚普咨询行业分析师指出: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包含ev、phev、hev)产量为3190辆,较上年同比上升16%;2月,产量为1837辆,较上年同比持平。不断增加的电动汽车大大刺激了国内锂电企业的热情。

  但是,在锂电企业不断投资投产的同时,相关的技术却没有跟上。虽然国内锂电正极材料的产销量占据全球市场的40%以上,但大多主打中低端市场,技术门槛较低,大量投资来源于技术积累较少或无技术积累的其他领域。中国锂电池行业面临的核心技术缺乏、整体自动化水平低、同质化竞争等老问题没有解决,当前又增加资金紧张、负债率上升、库存增加、毛利率下降等新问题。一方面缺乏核心技术,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进入,导致行业内竞争更加激烈,企业只能大打价格战,进一步使行业的利润压缩。

  价格战使得大部分企业毛利率被压缩至25%-30%,净利润基本在5%-10%,利润空间所剩无几。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负极材料均价已从2010年的7.95万元/吨,降至2013年的6.5万元/吨,年均跌幅达6.5%.加上客户拖欠款时间长,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占比过高,不仅加大营运资金的占用,不利于经营效率的提高,而且也使企业埋下了资金链断裂的隐忧。

  尚普咨询在《2014-2017年中国锂电池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报告》中提到:目前,我国锂电材料普遍产能过剩,导致供需失衡,下游议价能力提高,价格无序竞争已经成为常态,同质化竞争只会带来恶性竞争和更低的行业利润,未来锂电总体价格竞争会更加激烈。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