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市场分析 » 正文

燃料电池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2-22  来源:中国蓄电池网  浏览次数:102
核心提示:燃料电池是一种不经过燃烧过程直接以电化学反应方式将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高效发电装置,不同于一般电池,只要能保障燃料的供给,燃料电池将会持续发电。燃料电

  燃料电池是一种不经过燃烧过程直接以电化学反应方式将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高效发电装置,不同于一般电池,只要能保障燃料的供给,燃料电池将会持续发电。燃料电池技术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三方面:固定式电站发电(主要电源、备用电源、热电联产)、交通运输动力(燃料电池汽车)、便携式电源。燃料电池是一种不经过燃烧过程直接以电化学反应方式将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高效发电装置。

  燃料电池通过氧与氢结合成水的电化学反应而发电,燃料电池的基本组成有电极、电解质、燃料和催化剂,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为例,反应机理很简单,H2在阳极催化剂的存在下被氧化成H+和e-,H+通过质子交换膜达到阴极,e-通过外电路达到阴极,和O2在阴极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水。

  燃料电池具备发电站的功能,且效率高,无污染:发电时,燃料和氧化剂由电池外部分别供给电池的阳极和阴极,阳极发生燃料的氧化反应,阴极发生氧化剂的还原反应,电解质将两个电极隔开,导电离子在电解质内移动。不同于普通的电池,只要能保证燃料和氧化剂的供给,燃料电池就可以连续不断的产生电能。燃料电池的理想转化效率为83%,目前实际转换中国价值投资网最多、最好用研究报告服务商效率在45%-60%,而火力发电和核电的效率大约在30%-40%.燃料电池生成物主要是水,基本上不排。放有害气体,是一种非常清洁的能源。

  按电解质材料,现在推出的燃料电池可以分为碱性燃料电池、磷酸型燃料电池、熔融碳酸盐型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质子交换膜型燃料电池。

  碱性燃料电池用碱性液体作为电解质,工作温度是室温,是早期开发的产品,20世纪60-70年代用于阿波罗登月飞船、航天飞机、空间轨道站的动力电源,但是因为以液态氢为燃料的碱溶液型燃料电池造价昂贵,关注逐渐减少。

  磷酸型燃料电池以磷酸水溶液作为电解质,工作温度100-200℃,是研究最多的燃料电池之一,20世纪60-70年代UTC等公司制造了64台磷酸型燃料电池发电装置,先后在美国、加拿大、日本进行了试运行,但是磷酸星燃料电池在能量综合利用方面不如熔融碳酸盐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熔融碳酸盐型燃料电池以高温下处于熔融状态的碳酸盐(碳酸锂、碳酸钾)作为电解质,工作温度600-700℃,发电效率45%-55%,不仅可以直接利用余热进行供热,而且排除的高温气体可以带动汽轮机二次发电,1991年后日本把该型电池作为研究重点。

  工作温度900-1000℃,发电效率50%-60%,可以直接利用进行供热或二次发电,因此可以用于热电联供系统;SOFC的工作温度位于800-100摄氏度,其优势在于排放高温预热可进行综合利用,易于实现热电联产,燃料利用率高,且不需要采用贵金属催化剂。但是SOFC工作温度很高,导致电池启动慢,需要更多的保温设备以维持电池高温。

  质子交换膜型燃料电池采用氟系高分子膜作为电解质,工作温度60-100℃,便于小型化,1997年Ballard建成了3辆质子交换膜电池作为能源系统的公交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型FC的工作温度为80摄氏度,适用于便携式电源、机动车电源和中小型发电系统。

  燃料电池作为一种轻质、高效的动力源一直是航天的首选,Apollo飞船从1996年开始采用碱性燃料电池,服役期间累计运行时间超过10000小时,表现出良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美国航天飞机载有3个额定功率12kw的碱性燃料电池,采用液氢、液氧系统,燃料电池产生的水可以供航天员饮用,从1981年到2011年的30年间,燃料电池堆累计运行了101000小时,可靠性达到99%以上。

  根据FuelcellToday的数据,2012年燃料电池系统的出货量为166MW,2013年在燃料电池电站的带动下,出货量将增长至215MW,从目前的商业化应用来看,MCFC、PEMFC和SOFC型燃料电池是最主要的技术路线,其中MCFC和SOFC主要应用于固定式燃料电池电站、家用热电联产,PEMFC主要应用于燃料电池汽车。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