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刖0锂离子电池是90年代初由日本索尼公司首先开发出来的。由于其具有开路电压高单体电池电压高达3.63.8比能量大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好无公害无记忆效应自放电小等特点,发展极快,深受各国所重视,世界各国竞相开发研制。我国也不例外,在研制锂离子电池方面,已取得定的进展。本文将报道笔者在这方面做的些研宄工作和该电池的性能测试结果。
导电材料石墨35,乙炔黑12集电体0.02mm厚的纯铝箔1.1.2浆料的配制和刮涂成型把正极材料和导电材料球磨混合均匀,加入定量预先配制好的粘合剂,高速搅拌2040然后用自制的负压式涂布机进行涂片,红外线干燥。裁切成定尺寸后再用20肘的压力压至定的厚度。
1.2负极片成型工艺1.2.1负极配方1实验1.1正极片成型工艺1.1.1正极配方集电体0.015厚的铜箱粘合齐068 1.2.2浆料配制和刮涂成型在负极材料中加入定量预先配制好的粘合剂,速搅拌20,40,在负压式涂布机上刮涂成型,因为干燥温度过高会造成极片涂层脆裂,温度过低又会电池按标准充电方法进行充电后,分别放入20土之代的低温箱和,代的高温箱中别开路搁置2.51和0.5,然后在同温度环境下,按标准放电方法进行放电。
2.2.4过充电电池按标准充电方法充电后,再用2倍于标称电压的切压充电。
2.2.5外部短路电池按标准充电方法充电后,用电阻为5,以下导线连接电池的正负极端,使之短路。
2.2.6内部短路钢钉穿刺电池按标准充电方法进行充电后,放在钢制夹具中,以直径为2.55的钢钉在电池中央部位沿与电池极面垂直的方向穿透电池。
电池充电态下置于150环境中,待电池壁温达150尤后,旦温放置10以lOkg重锤自lm高处自由砸落在电池上电池处于充电态。
3结果与讨论充电性能充电时间外1容量充电时间充电时间肪1电压充电时间引起涂层与铜箔剥离,所以先用红外线干燥段时间,再在140200丈的对流鼓风烘箱中干燥204,如,再真空干燥46.裁切成定尺寸后再用20肘3的压力压至定的厚度。
电池卷绕成型以2400微孔聚丙烯薄膜作为隔膜,电解液为1几的0+0姑0用以上方法做的正负极极片,按正负极的理论容量之比为。2土,5范围内进行配对卷绕并组装成锂离子电池。由于设备条件限制,我们只组装成12人人型锂离子电池。
安全措施为了提高和确保电池的安全性能,我们在电池内部采取了以下安全措施3.过电流保护采用正温度效应元件即,10元件控制,这种热敏元件在温度低于45丈时,其电阻很小,当温度上升超过45丈时,其阻值增大至断路。
以压力保护采用纯铝片作防爆片,当电池内部压力增加到设计值时,纯铝片自动穿孔,泄放出气体。
2测试2.1测试仪器和条件充放电测试仪,08320人武汉力兴电源有限公司制造低温箱青岛海尔冷柜有限公司制造2.2测试方法2.2.1充电标准充电为0.205人,快速充电为1.,心人恒流充电,当充至电压为4.2时,即改为恒压充电,直至充电电流小于0.05.
标准放电电池以0.205人恒流放电至2.5时终止。
快速放电电池以1.0,人恒流放电至2.5时终止。
2.2.3高低温特性电池工业1容量充电时间放电性能在10率放电条件下,也能维持高而平坦的工作电压平台,并且能保持90以上的容量。
高低温特性1温度范围内,现出优良的放电能力,特别在20丈条件下,仍能够释放出90以上的容量。
3.4过充电特性时间丁,4电流时间41电压时间4温度时间3.5外层短路特性5.温度时间电池工业3.6内部短路钢钉穿刺特性6.温度时间6七。电压时间3.7热箱150试验时间16阳7士。电压时间3.8冲击试验8电压时间4结论锂离子电池无法实现真正的快速充电。
锂离子电池容量大,电压高,放电过程电压变化大。
锂离子电池在2060丈温度范围内现出优良的放电能力。特别在201条件下,仍能够释放出90以上的容量。
锂离子电池内部采用过流保护压力保护隔膜自熔等措施,安全可靠。
宋文顺。化学电源工艺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张达明。锂离子次电池1.电源技术,1997,213134135.
刘淑海,徐保伯。手机电池性能及其检测1.电池,2000,305吴国良。锂离子电池及其电极材料的研制1.电池,1998,28讲丁。1.2又锂离子电池总规范讨论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