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技术资料 » 正文

自动放电器的设计及测试过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1-17  来源:中国蓄电池网  浏览次数:84
核心提示:    自动放电器电路设计及工作原理:自动放电器的电路中6.0V稳压二极管,工作时提供基准6.0V电压,当放电启动按钮AN按下时,由于电池中还剩余一定的电量,电压约为12V,取样电压高于基准电压6.0V时,电压比较器LM393输出高
 

  自动放电器电路设计及工作原理:自动放电器的电路中6.0V稳压二极管,工作时提供基准6.0V电压,当放电启动按钮AN按下时,由于电池中还剩余一定的电量,电压约为12V,取样电压高于基准电压6.0V时,电压比较器LM393输出高电平,三极管Q1导通,继电器J1吸合,电池开始通过电阻R7放电,同时J1吸合后,电池通过二极管D2为电路提供工作电压,使得电路在启动按钮AN释放后仍能正常工作并保持J1吸合,LED为放电指示发光二极管。

  随着放电时间的延续,电池电压不断降低,当取样电压低于基准电压时,比较器LM393输出低电平,反馈电阻R5保证比较器输出电压反转迅速、可靠,这时三极管Q1截止,继电器J1释放,电池与电路断开,放电指示发光二极管LED熄灭,放电过程结束。

  调节R3可设置放电停止电压,设置的放电停止电压为10V。电路采用了放电启动按钮和继电器吸合保持的电路,使得电池放电结束后,不会由于放电停止较长时间后电池电压的回升造成再次放电。

  测试:将电池外接一188电阻,电源电压为12V时,放电电流约为667mA,用万用表测量放电过程中电压变化的情况。在电压高于11V时,每隔35min记录一次电压值;当电压低于11V时,由于电压下降较快,每隔1min记录一次电压的值,当电压降至10V时即停止放电,以防止放电过量而造成电池的损坏。

  首先用摄像机专用充电器对电池进行充电,充电结束后对其进行放电测试,放电时间约60min;再对电池进行第二次充放电测试,放电时间约70min;重复进行第三次充放电测试,放电时间约100min。从实验的结果可以知道电池的容量明显增加,经过3次充放电试验,电池的容量几乎增加了1倍。

  实践证明这种放电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电池的蓄电量增加。通过几次充电和放电后,原来只能拍摄3040min的电池,现在可以拍摄70min左右,大大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