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市场空间广阔,但化学储能现下仍处于培育期,不同技术流派对于行业标准之争是当前整个行业的主题之一。由于技术、稳定性资本、价格方面的短板,化学储能早期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项目的引导。在这一背景下,切入政府项目成为储能厂商们推销自身技术标准的最佳突破口。
厂商鏖战张北项目
张北示范工程是指我国首个大型储能示范项目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早在2010年,张北示范工程一期储能工程的招标已吸引了比亚迪、万向、中航锂电、东莞新能源(ATL)等企业的关注与争夺,背后依稀隐现各种电池技术流派的较量。
资料显示,张北示范工程于2009年由财政部、科技部和国家电网共同启动,总投资约150亿元,当年6月,一期工程落户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计划建设风电100兆瓦、光伏发电50兆瓦、储能20兆瓦,总投资约33亿元。二期扩建工程已于2013年6月份开工建设,计划投资约为60亿元人民币,将新增风力发电装机容量4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容量6万千瓦和化学储能装置5万千瓦,总装机容量扩大到一期的4倍多。
2011年,一期工程储能设备中标结果显示,4个磷酸铁锂电池包分别由比亚迪、ATL、中航锂电和万向公司中标,第5个电池包是北京普能世纪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能世纪)中标的液流电池系统。
近日有业内人士透露,在一期电池产品中,国网不是特别满意。对此,国家电网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工与新材料研究所所长来小康表示:一期示范的电池没什么问题,完成了我们需要的功能。其实示范有两层目的:一是这些电池要起到储能的作用,比如平抑波动、削峰填谷等,这些功能都已经完成;二是评价电池长期的运行效果,比如会不会出现毛病,寿命有多长,但这是长期的工作。
国网的技术偏好没有确定,所以还可以采用不同技术来试。上述业内人士称。
2013年7月,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一期)胶体铅酸电池进行招标,一个月后,中标结果公布,中标总金额为1653万元,中标人为江苏双登集团和南都电源,投标总价分别为795万元和76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