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锂电池产业迎来大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4-17  来源:中国蓄电池网  浏览次数:124
核心提示:长期以来,进口设备以优势盘踞于中国市场,大多数锂电池制造企业心甘情愿花高价购买进口设备,而国产设备叩开众企业大门的路程却异常艰辛。这其中原因何在? 由于长久以来

  长期以来,进口设备以绝对优势盘踞于中国市场,大多数锂电池制造企业心甘情愿花高价购买进口设备,而国产设备叩开众企业大门的路程却异常艰辛。这其中原因何在?

  由于长久以来对进口设备美誉度的思维惯性,以及客户的观念还停留在对国内产品之前的印象,还是有许多电池制造企业对于国内设备的最新发展不够了解。

  一位锂电池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公司一直以来都只使用进口设备,一方面是我们已对这个品牌 建立了足够的信任,另一方面似乎我们接收到的国内品牌的宣传信息也不是很多。记得前几年在一次设 备招标中,一家在市场上称得上知名的国产设备企业竟被对方指为从未听说过。看来对外宣传还是本土品牌的一个短板,提升产品品质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推介环节,尤其是在中国这个长期推崇进口设备的市场。

  除了品牌知名度,国产设备确实存在相关基础 环节配套等问题,也有利益空间问题。同时也有用户自己看不起自己的问题,因为是国产的所以就只能低价,低价到不能再低了,销售后的服务怎么做?我们从来就是给别人机会,而不给自己人机会,这与日本和韩国有很大的差距。

  对于设备厂来说,竞争从来就是国际化的。一位业内人士感慨,近两年来日本、韩国以及欧美海外设备企业加速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加上国内锂电池及相关产业链制造企业数量的快速增长,产能扩张,进 口设备厂商一直占据市场先机。

  设备行业一直是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尤其在高端设备领域,更是国外公司一统天下。从技术角度看,在高端设备方面国产设备和国外设备有一定的差距,而且这个差距在短时间内缩短不是很现实。但在中低端设备方面,国产设备和国外设备已经没有太大的差别了,而且价格有很大优势。因此,提高性价比对国内设备厂商来讲是第一要务。

  企业通常采取这样的生产模式:国产设备生产常规品种,进口设备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大部分国产设备可以满足常规产品的生产。但一些有特种要求的高附加值产品,国产设备往往力不从心。一位业内人士坦言,国产设备多数只能满足常规性品种的生产,这便是用户企业看低国产设备的主要原因。

  目前的现状是,中国锂电池产业链各个环节第一梯队制造企业的核心设备采购长期被进口厂商垄断,同时高端市场又存在阶段性的市场饱和。国产设备厂商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开拓疆土,二三梯队的企业或将成为国产设备博弈的新战场,而对进口设备的合理抄袭及二次开发,也将成为国产设备厂商以其高性价比抢占细分市场份额的香饽饽。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