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铅酸蓄电池转型之路还有多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3-04  来源:中国蓄电池网  浏览次数:123
核心提示:长兴的铅酸蓄电池行业早有耳闻,转型升级的号角也早已经吹响,不过其翻天覆地的变化,记者从未亲眼见过。前不久,记者来到,没有参观壮观的生产车间,也没有看一个个亮丽的数

  长兴的铅酸蓄电池行业早有耳闻,转型升级的号角也早已经吹响,不过其翻天覆地的变化,记者从未亲眼见过。前不久,记者来到,没有参观壮观的生产车间,也没有看一个个亮丽的数字,而是径直走向了天能循环经济产业园,在这里,记者找到了铅酸蓄电池转型的答案。

  走进园区,记者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大钳子,这个钳子把我们眼前的一堆堆废旧电池夹到铅酸蓄电池生产流水线上,每天的工作量在40吨左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这是废旧铅酸蓄电池以旧换新的第一步。记者看到的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铅酸蓄电池生产流水线:废弃铅酸蓄电池,被运至这里获得重生,一块近10斤重的废旧铅酸蓄电池,被投入回收设备,经过多道工序,6斤多再生铅、1斤多硫酸钠、0.6斤聚丙烯塑料脱胎而出,随后被送上全自动蓄电池装配生产线,开始新一轮循环。

  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说:从废料中直接回收再生铅,不需要像原生铅那样采矿、选矿,能耗仅为原生铅消耗的25.1%.目前企业自产的电池大部分可以回收再生,能从中受益不少。

  记者了解到,天能循环经济产业园分三期,一期能产200万铅酸蓄电池和年回收处理15万吨废铅酸蓄电池,二期和三期除了产量大之外,还将生产中大密电池和卷绕电池等。我们现在站在这里的就是一期工程,是一条已经比较成熟的生产流水线。张天任说,这里基本都是全自动。记者看到,这条流水线的最后一个工序,一共5条线,每条线只配了三四个工人。

  不过,现在收支基本是持平,有时候还亏本。张天任感叹,生产线现在只能勉强回收到10万吨废旧电池,这距离该生产线年15万吨的处理能力相差甚远,天能在全国有2万多个网点进行电池的以旧换新,但基本上在公司内部回收。行业内全国性的回收网络迟迟未建,铅酸蓄电池回收市场的约80%份额集中在个体户手中。

  张天任拿着手中用废旧电池造出来的一个铅酸蓄电池,笑着说:不过天能做这件事情绝对是值得的,一个是行业大势所趋,我们愿意做先驱者,第二,也是企业应该尽到的责任。他指着铅酸蓄电池内部一些小件,无证照的个体户与小作坊,在回收过程中野蛮拆解、粗放冶铅,对环境的污染是不可想象的,对土壤、空气、水,都会有很大影响。

  天能研究院的一名工程师告诉记者,事实上,国内的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一般都不介入回收工作,即便是废旧电池,或者生产过程中的下脚料,比如铅尘、铅泥、铅粉,这些下脚料都让第三方公司回收,这对行业发展是不利的。

  天能是长兴铅酸蓄电池转型的典型,而长兴是目前整个浙江铅酸蓄电池企业转型的缩影,从最早的175家企业减少到61家,再到2011年的31家。如今,这个昔日国内最大的铅酸蓄电池生产基地,已成功转型为中国的绿色动力能源中心。园区化管理,继续探索废旧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利用,是长兴今后要走的路子。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