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行业每天的资本投入在5个亿左右。”
本周,高工产研董事长张小飞在2017产业“新”机会论坛上给出了这样的数据,截至目前,中国锂电产业投资额已接近1500亿,资本已经成为了撬动锂电行业发展的重要杠杆。
而在资本洪流中,上市公司成为绝对主力,仅在过去的上半年,上市公司在锂电行业的资本兼并购案例共有40起。其中材料环节12起,设备领域4起,电池环节10起,新能源汽车环节14起。下半年的锂电行业的企业兼并购仍在持续。
尽管兼并购此起彼伏,但在张小飞看来,行业的横向兼并购整合和产业链深度协作还较为缺乏,而这二者,将是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横向兼并购整合和nba直播吧极速体育jrs_jrs直播王_极速体育NBA直播链协作体系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竞争力之一。有利于企业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共同研发与快速导入,有利于企业控制成本,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锂电行业已经出现了从上到下的产业链协作案例。如北汽新能源联合国内国际领先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打造了从电池原材料到三电系统再到充电桩等一体的nba直播吧极速体育jrs_jrs直播王_极速体育NBA直播链体系;国轩高科“自产正极材料+合资生产隔膜+自主研发BMS+独家铝壳nba直播吧极速体育jrs_jrs直播王_极速体育NBA直播”的竞争策略;比亚迪打造的从“锂矿-四大材料-三电系统-整车制造”的产业闭环等。
但在横向整合上,国内锂电产业明显步伐缓慢,而海外巨头已经开始摩拳擦掌,巴斯夫与户田在正极材料领域的合作、三菱化学与户田在电解液领域的业务合并等就是明显案例。
国内企业如果还仅仅停留在各自为战的思路中,未来肯定会被国际企业吞噬。动力电池对接的是车企,产业链会高度集中。这就要求企业一定要注重与同行企业加强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否则很难与国际巨头抗衡。
张小飞的建议是,锂电企业需要胆子大一点、气量宽一点、动作快一点、眼光远一点、业务专一点、姿态低一点,在资本滚滚洪流中,抓住当前机会“合纵连横”,才有机会在对抗海外巨头时打赢翻身仗。
来看本周锂电大事~
1、特斯拉21700电池 圆柱电池应用趋势探讨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和续航里程不断提升的要求,整车企业对动力电池在能量密度提升、制造成本下降、循环寿命提升和产品特色属性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原材料属性尚未突破的情况下,适当放大圆柱电池的直径和高度以获得更多的电池容量成了一种可行方案。
马斯克对外宣布,特斯拉将和松下合作设计并生产全新的21700高性能电池以全面替代现有的18650电池。该型号电池将于2017年在位于内华达州的Gigafactory工厂正式投产。
特斯拉采用21700电池对其降低电池成本、提升产能和续航里程、奠定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地位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是未来圆柱电池的发展趋势。但国内电池企业是否要跟随,还要根据下游终端市场的需求、国家相关政策、电池企业的竞争策略以及制造工艺水平等因素来综合考虑。
戳此查看《圆柱动力电池从18650过渡到更大尺寸的可行性分析与探讨》
苏州宇量电池有限公司董事长毛焕宇博士对高工锂电网表示,尽管小电池单体可控性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小电池就会成为主流方向。从动力电池在车上应用趋势上看,还是要往大电池的方向走,具体多大,要以单体电芯发生内短路时能够有效控制作为衡量标准。
2、GGII:Q3锂电四大材料运行大数据
数据是监测产业发展的风向标。随着骗补调查结果公布及新能源政策的逐步明朗,动力电池行业在第三季度逐渐走出了上半年的迷茫和徘徊,在此背景下,上游材料领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长。
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2016年第三季度锂电材料产值规模达109.77亿元,同比增长95.5%,环比增长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