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这是事实,但是应该允许任何人进入吗?”
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会长董扬对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拷问,本周,董扬对外透露,工信部正在考虑限制创业型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数量,最多10家。
同样是在本周,彭博社刊文称,中国电动汽车创业公司的数量已经超过200家,投资追捧、补贴诱惑之下,“PPT造车”运动蔚然成风,也催生了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泡沫,有报道称,2年之内,目前正在开发电动汽车平台的企业有90%无法达标。
“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无法建立品牌,一旦资金烧光这些企业就会走向失败。”不少业内人士的一致判断是,随着技术标准的提升,绝大部分创业型电动汽车企业都将面临洗牌。
事实上,董扬的拷问同样适用于上游的动力电池行业,应该允许任何企业进入该领域吗?该不该进入应该是政府说了算,还是市场说了算?此外,还有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是,下游要洗牌了,上游的动力电池、材料、设备行业还会远吗?
来看本周锂电行业大事~
1、第五批动力电池规范目录4大猜想
从6月份第四批动力电池规范目录公布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就再也没能恢复此前的平静。
时至8月底,距离相关部委给部分新能源车企开出的时间大限——7月1日前解决所用电池非目录企业产品的问题——已经过去了近2个月,“网开一面”的沉默和即将公布的第五批《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带来的是更多的猜测和不安。
按照此前两个月左右的周期,第五批目录预计会在9月初对外发布,参与申报的动力电池企业透露,申报工作已经按照要求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具体申报截止日期工信部还没有具体通知,按以往惯例,目录公示会在截止申报后两周左右对外公布。
即将到来的第五批目录,是否依然会像第四批目录一样有超30家企业入围?作为国内企业最大挑战的韩系企业是否会进入此次名单?规范目录是否会真的变成强制目录,并与新能源汽车准入制度形成联动?是否会和退出机制一块出台?这些都成为第五批动力电池规范目录的关注点。
针对此,高工锂电网对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和车企做了集中调研,结合调研内容,对第五批动力电池规范目录做了前瞻预测和研判分析。
戳此查看《第五批动力电池规范目录4大猜想》
2、中国锂电企业掘金海外富矿
国内动力电池产业资本布局风起云涌的同时,不少上市公司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希冀通过海外兼并购或投资设厂的方式开启新一轮 “圈地运动”。
本周,格林美(002340)公告称,拟与韩国ECOPRO公司投资1500亿韩元(约8.9亿元人民币)在韩国浦项建立锂电池电极原料材料工厂。
对于此次布局,格林美董秘欧阳铭志向高工锂电网表示,依托此次布局,格林美可以充分利用国际技术与资源,更加直接进入韩国市场与国际市场。
尽管布局依然缺乏实质性的内容,但格林美的此次举动已经开始释放出一个重要的信号:锂电资本大潮的推波助澜之下,锂电上市公司及产业资本似乎已经不单单把目光局限于国内,而是开始放眼海外,寻求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和市场空间。
高工锂电网初步统计,仅今年上半年以来,就先后有先导智能、新纶科技、赢合科技、杉杉股份、赣锋锂业、格林美等多家上市公司涉足海外兼并购或设厂,根据不同的定位,这些企业的的战略目的各有不同,有的剑指原材料话语权,有的打算延伸自身业务,有的希望增强技术实力,有的有意拓展海外市场……
戳此查看《格林美8.9亿韩国设厂 中国锂电企业掘金海外“富矿”》
无法阻挡的一个大趋势是,随着行业纵深发展,锂电产业链企业的海外扩张布局将会持续加码。
举目寰球,在南美,有储量丰富、品质优良的锂矿资源;在日韩,有技术、管理、制造等成熟且领先的锂电企业,也有定位高端,可带动企业快速提升的客户资源;在欧美,有广阔的新能源车、储能市场空间。上述这些都会成为国内企业布局海外的富矿。资本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之下,中国锂电企业的海外之路正在全面开启。
3、7家铅酸企业转型锂电期中考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让锂电池业务成为铅酸企业上半年业绩的一大亮点。
高工锂电网调研发现,截至目前,包括天能动力、超威动力、南都电源、双登集团、猛狮科技、骆驼股份、圣阳股份等主流铅酸企业都在布局锂电业务。
“铅酸电池业务下滑和动力电池市场的爆发,拉开了铅酸电池企业转型布局锂电的大幕。”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指出,凭借着在品牌、渠道上的资源,加上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客户沉淀,铅酸电池企业转型锂电优势明显。
但尽管坐拥天然的技术和资源禀赋,但并非所有企业都一帆风顺,转型路上,有的企业积极主动,战略清晰,而有的则动作迟滞被动,布局分散。
戳此查看《铅酸企业转型锂电期中考 7家上市公司上半年锂电业绩差距明显》
业绩能最为直观的反应这个对比,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包括天能动力、超威动力、南都电源等多家企业都交出了较为出色的答卷,锂电业务最高涨幅达300%;而不少企业的锂电业绩则无明显进展。
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子公司入围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的铅酸电池企业,其锂电池业务收入明显高于未入围企业。预计下半年其锂电池业务将随着补贴政策落地而迎来新一轮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