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全新的高速发展阶段。据市场分析人士表示,随着各级政府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不断加码,2015年新能源汽车呈现出了爆发式的增长态势,达到37.9万辆,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从2009到2015年统计,累计销售接近50万辆。
作为电动汽车核心部件的动力电池市场需求也得到了爆发式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动力电池方面,2015年全球锂电池规模达100.75GWh,小型锂电占比66.28%,动力锂电占比28.26%,锂离子动力电池市场正式进入黄金期。
面对容量如此巨大的市场规模,如何提高锂电池电性能及电池包安全性能,确保新能源汽车行业走向健康的发展之路,成为了摆在锂电行业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中的关键部件,虽然其成本占系统造价比例不高,但是对新能源汽车的寿命及安全性却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新能源汽车想要追求高效运行、寿命长、安全可靠,首先要研究动力电池的高效、安全、可靠性能。
目前,动力电池的极耳加工工艺主要为传统的模切技术,模切作为上个世纪的技术产物,有其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技术优势。但随着时代的变化,高技术高性能高安全性电池需求不断增多以及成本压力越来越大,传统模切日益凸显其应用局限性和技术缺陷。
深圳市海目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目星)董事长赵盛宇先生表示,传统模切主要有以下缺点:
第一,生产需要模具,模具耗损快,需求量大,开模费用高,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导致机器使用模具成本费用高:模具之间不可共用,不同产品需准备不同模具;小批量生产需支付昂贵的开模费;第二,时间成本高,模具更换耗费时间长,新模具开模时间长;第三,灵活性差,模切尺寸、间距等受限。
面对新时代下锂电池商业化发展的需求,各大厂商迫切需要找到一个科技含量更高、技术适应性更强、成本更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以突破现有传统模切技术下的应用局限性和技术缺陷,助力锂电池行业实现质的飞跃。
对此,海目星斥巨资投入研发并重金引进一批海外和国内的激光和自动化行业精英,融合自身近十年的激光研发应用经验,向锂电行业推出海目星锂电行业专用设备,包括:高速激光极耳切割机、高速激光极耳清洗机、全自动包Mylar机、全自动电芯入壳预焊机、全自动顶盖焊接机、全自动气密检测机、全自动电池烘烤线等智能化无人化锂电生产成套设备。
其中作为具有技术领先意义的海目星高速激光极耳切割技术,采用海目星团队自主研发定制的激光光路、激光控制软件、机构设计与控制以及核心切割模块。
与传统刀模、冲床、裁床相比,其高速在线式激光切割具有无耗材、速度快、灵活性高等特点,无任何模具费用,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极大地提升锂电池的生产效率,将以往新产品的设计、试切过程从耗费几个月的时间缩短到现在只需几天时间,同时可自由掌控极耳切割间距、尺寸等需求,一键切换不同产品型号,完美应对锂电池不同规格不同产品的多样式需求。
另外,对于用户普遍关心的切割粉尘、飞溅、毛刺等都进行了有效的防护和处理,使良品率满足客户要求。
目前,海目星锂电行业专用设备已获得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CATL、中航锂电等高端客户的认可。海目星初期与ATL接触时,根据客户的生产要求和产品特性,海目星3天内给客户提供了一个完善产品的系统动画解决方案,在获得ATL的认可后,仅耗费2个月即完成了第一台锂电池生产设备交货任务,现设备正紧张有序生产。
最后,赵盛宇指出,海目星锂电行业专用设备为行业创造了崭新的应用技术,海目星虽然在这片蓝海中占领了技术先机,但是优质的产品永远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客户带来更大的价值才是海目星存在的意义,公司依将坚持工匠精神,保持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方法,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优化品质,为锂电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努力和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