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江淮汽车位于武汉蔡甸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举行了开工仪式。
据了解,该项目是江淮汽车与武汉盟盛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武汉盟盛人)共同打造。一期投资10亿元,预计2017年正式投产,建成后将形成约2万辆新能源汽车和1万辆新型环卫车的生产规模。
武汉盟盛人的主营业务为汽车的销售与服务、汽车市场运营管理,目前代理销售江淮乘用车、商用车、新能源汽车等。
双方在2015年签署协议时就明确表示,盟盛人将争取当地新能源汽车政策支持,确保江淮汽车或合资公司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能获得地方补贴。并且将积极推进武汉公务用车在同等条件优先选用合资公司的产品,积极推进包括但不限于取得500台新能源出租车,1500-2000台电动卡车的政府采购订单,电动客车在当地的示范运营和推广等等。
江淮汽车表示,这将促进公司新能源车在湖北地区的销售,与盟盛人的合作并在武汉建立生产基地,这将是江淮汽车在华中地区的一项重要的战略布局。
根据江淮汽车早前披露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战略概要公告》,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总产销量将占公司总产销量的30%以上,届时还将形成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根据以上战略,江淮汽车已经从产品、市场以及配套零部件领域开始展开全面布局。
江淮汽车的布局轨迹
2015年,江淮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动作十分频繁,不仅延伸到电机、电控、车用电池管理系统(BMS)等零部件领域,还涉及到了充电设施领域。
2015年7月,江淮汽车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募集45亿元用于新能源乘用车及核心零部件建设项目、高端及纯电动轻卡建设项目和高端商用车变速器建设项目。
2015年11月,江淮汽车公告称与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各出资5000万合资成立一家开发生产电机及电控系统技术的合资公司,双方各出资5000万,生产的产品供给江淮汽车配套使用。
同月,江淮汽车还宣布与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各出资3000万在合肥成立生产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重组及电池管理系统(BMS)的合资公司。
11月30日,江淮汽车还与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普天新能源)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市场推广以及充电网络建设方面合作。
此外,江淮汽车还在积极开拓外地市场,除了上述与武汉盟盛人合作开拓湖北乃至华中市场。还通过分别在深圳和北京地区设立新能源销售子公司的方式,开拓了深圳和北京市场。
例如投资5000万成立了深圳江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进入了深圳市2015年第一批新能源汽车企业备案目录,入选两款纯电动乘用车型。这标志着江淮的两款乘用车可以在深圳销售,并享受深圳市的相关补贴。
产品路线图
早在2010年,江淮汽车就推出第一代产品iEV,后相继推出了iEV2、iEV3和iEV4。到2014年,基于第二代电动车专用平台推出了江淮iEV5。
据江淮新能源汽车相关负责人介绍,最初的几代产品主要的销售对象是内部职工、上下游厂家以及科研合作院校的老师。通过这种内购或定向的推广方式,不断收集运营数据和用户体验,不断的技术改造和升级,使产品更加成熟化。
在今年的北京国际车展上,江淮汽车一口气发布了三款新的新能源产品:iEV6S、iEV6E以及iEV7。
其中iEV6S是江淮首款纯电动车型,综合工况续航里程长达251Km,最高续航里程达300公里。通过国家和地方1:1补贴后的售价为10.98万元。而iEV6E定位小型纯电动车,整车尺寸为3630*1670*1475mm,续航里程可达152km。
在动力电池选择上,江淮汽车的iEV3和iEV4两款车型选择了国轩高科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在iEV5车型上,公司则选择了天津力神生产的三元锂电18650电池;iEV6S采用三星的18650三元锂电池,电池容量达到33kWh。
除了乘用车,江淮汽车还在向专用车领域延伸。据上述负责人透露,江淮汽车已经推出了纯电动轻卡。未来还将建设高端及纯电动轻卡生产项目,将形成单班10万辆/ 年高端及纯电动轻卡可共线生产的产能。
目前,江淮的苦心布局已经初见成效,2015年,江淮汽车总收入463.86亿元,同比增长19.19%,净利润8.58亿元,同比增长55.28%。其中来自新能源汽车的收入为18.52亿元。2015 年公司纯电动轿车全年销售10521 辆,同比增长332.43%。
6月3日,江淮汽车发布2016年5月产、销快报显示,5月份江淮总销量为4.7697万辆,同比增加1.67%。其中江淮新能源汽车5月共销售1630辆,同比增长176%;年度累计销售8371辆,同比增长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