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个华人为主的研究小组在《自然》杂志网络版刊登研究报告,介绍他们最新研发的铝电池具有高效耐用、可超快充电、可燃性低、成本低等特点,可以成为常规电池的安全替代品。
点评:飞哥记得在去年底,由麻省理工学院的中国学者胡启朝博士带领十一个技术人员(其中七个华人)创办的麻省固体能源公司对外宣布其电池研发取得世界级突破,其2Ah的电池样品达到1337Wh/L的能量密度,将颠覆20多年以来统治消费类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的传统锂离子电池。
无独有偶,斯坦福大学的华人做出的铝离子电池,飞哥只能用惊世骇俗来形容。虽然铝电池的能量密度现在应该是很低的,但如果能量密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呢?即使能量密度低,用于电动汽车也可以,无非多装些电池。铝电池会便宜到什么程度啊......这非得诺贝尔奖不可。
然而,令人痛恨的是,这些华人是怎么溜到国外去搞了些这么先进的玩意的。如果在中科院搞出来,那我们该有多么的骄傲啊!爱国教育比科技教育实在是要紧的多。不要跟飞哥讲,科技是无国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