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全球超级电容器市场目前处于发展阶段,在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减排等各个行业已经得到应用,但它在众多行业垂直部门仍拥有巨大潜力。从超级电容器的生产技术特点可以看到在其产业链中,上游为精细化工行业,产品属电化学专项产品,具有品种多、专用性强、专业跨度大的特点,进入难度较高。中间生产制造环节工艺较为复杂,属于偏资本密集的行业。下游应用面广,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然而,当前国内超级电容器市场面临行业加速发展和进口替代的双重机遇,上游材料企业的客户较广,进口替代空间不大,而国内超级电容器企业则是双重受益。据最新市场研究报告预测,全球超级电容器市场在2014年至2020年将以复合年增长率(CAGR)26.93%的速度实现发展,其市场规模将超过120亿元。因为市场前景非常乐观,许多企业纷纷涉足超级电容器行业,超电龙头企业也加紧布局全球新兴市场,从而使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今年年初或受“超级电容有可能将取代锂离子电池"消息影响,超级电容器概念股全线飘红。有业内人士预测,2015年国内超级电容器有望达20亿元,市场增长是一定的,尤其是在电力行业应用市场非常值得期待。
作为一种介于传统电容器及电池之间的新型储能元件,超级电容器具有超大容量、高功率密度、长循环寿命、充放电效率高、免维修等特点,得到电力行业的充分认可。张伟表示,“通常,将超级电容器的瞬间大功率响应与电池的高能量存储结合起来,形成复合型储能电池,这才是电力行业理想中的储能系统。"